如果要问大家,在过去的2020年,干什么赚到了更多的钱?回过头来看,其他不好说,但一定有人说房子和股票不能少,毕竟身边有人从中尝到了甜头。在这一点上,从基金经理的年终奖和楼市“打新热”就可以看出一二。现在的问题是,2021年还会如此吗?从以下的现象中或可以搜寻到对应的结果。
所以,现在谁要一刀切地说股市还有巨大潜力,博流量的成分更大一些。
当深圳楼市在去年上半年演绎过一段“狂热”后,很多人把目光就转移到上海、北京,甚至广州、杭州、厦门等这样的大城市,认为这些城市会接过这个棒,然后是其他城市再跟随,最终传导到各地。事实上呢?
特别是北京明确表态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投资炒房。作为首都,无疑给其他所有热点城市做了示范。可以看出,2021年的楼市,要想像过去那种酣畅淋漓的大涨,几乎不可能,纵然你所在城市经济增速10%,还是一年人口流入50万,政策摆在这里,谁也不能跨越。
那么,是不是意味着2021年的房子和股票就不能买了呢?我们还要看另外一个大环境。人民网日前在旗下人民资讯刊登了一篇题为《苦日子来了?全球债务再创新高,各国政府要勒紧裤腰带了》文中指出,受疫情影响,在2020年全球增加了24万亿美元债务,而且根据IIF预计,2021年还将增加10万亿美元。带来的严重后果是:正所谓,汝之“货币”易成吾之“砒霜”。
文中引用社科院李扬的话说:
鉴于货币与股市、楼市的紧密关系,以及历史经验表明,只有持有核心资产的保值增值概率相对大些,主要有两样:一样是优质的股票。股市与货币的关系不用多解释,前者都是看后者的脸色行事,每一次市场异动都与货币松紧有关,这一次也不应例外,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经历去年一年的上涨后,市场已经出现分化,特殊时期有关的票子已经有泡沫了,只能是那些成长性高、预期相对明确的优质票才能走得更远,选择这类票子的时候,不要被概念、热点所左右,要学会看报表,看订单,看公司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产出。另一样是优质的房产。
毫无疑问,2021年的楼市在调控下,整体还是呈现平稳。但在改善需求和保值增值的需求下,楼市购买力仍然旺盛。不过,出于避险需求,购房者往往不会选择偏远的板块,也不会选择老旧且无好学区的房子,按照目前的偏好,那些地段好、配套好以及有确定性规划的板块仍然受最受青睐,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开发商的口碑太重要了,我们可以看到,同一段的房子,不同层次开发商开发的房子,价差能达到30%,甚至更多。
所谓的优质房产三大件:除了学区与开发商品牌关系不大外,其他两项如地段和物业,都必须加上开发商口碑这一因素。总结一下,谁都不想自己的财富被收割,即便所谓的“苦日子”来了,我们还是希望能有适合自己的保值增值标的,如何做到,就需要考验我们对未来的判断,对此,你又是如何考虑的呢?欢迎下方留言探讨。。